林口國宅暨 2017 世大運選手村:賽會精神的永續傳承

林口國宅位於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一路、文化二路與仁愛路街廓,建築由 14 棟構成,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期間作為選手村使用,提供選手優質舒適的居住休憩環境。賽後原址轉型為社會住宅,供無自有住宅家庭承租,有效紓緩臺北都會區的居住壓力。其人性化設計與綠意盎然的空間規劃廣受國際認可,2020年東京奧運籌備時期,日本曾派員來臺參訪,借鑑世大運選手村營運經驗,作為奧運選手村規劃之重要參照。
建築設計於各棟奇數層梯廳預留綠化半戶外平台,設置具交流功能的「空中亭仔腳」,世大運舉辦期間,各國選手可在此進行文化交流;轉作社會住宅後,則成為住戶之間的日常交誼場域。建築立面上隨處可見的菱形圖樣取自原住民傳統圖騰,翼板造型取材自原住民傳統圖紋,屋頂及天橋造型延續立面「心手相連」的概念,創造出高度變化而連貫的天際線,藉由獨特的造型設計,展現臺灣多元文化風貌,打造族群共榮的世界村。
因應林口地區潮濕悶熱的氣候現象,本案室內裝修材料採用防霉漆,並透過CFD動態風速模擬,設計造型優美的屋頂裝飾構造。建築結構巧妙引導林口東南微風,藉由配置形成季節性風廊,營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,並於屋頂導風板造型中展現天際線層次變化,提升整體視覺美感。
BIM+GIS整合應用首例,引領數位建築願景
本案為臺灣首度成功實現BIM與3D GIS整合應用之指標性案例,豎立國內邁向「數位建築」的重要里程碑。2017年以前,BIM與GIS間的系統整合尚未成熟,林口國宅打破此一技術藩籬,成功建置 BIM+3D GIS 整合平台,不僅有效提升社會住宅規劃、管理與營運效率,亦為國內後續大型建設奠定數位技術關鍵基礎。
兼具紀念意義與實用價值,成就賽會選手村典範
林口國宅全區皆取得綠建築黃金級及智慧建築銅級標章,憑藉完善的施工規劃,榮獲公共工程委員會「第十八屆國家建築金質獎」、台北市政府「107年度公共工程卓越獎」,以及臺灣混凝土學會「2016混凝土工程優良獎-建築類」等多項肯定。本案自2014年開工,因賽事在即,面臨工期緊湊、預算有限等挑戰,規劃設計除須符合當地居民需求,更須節省賽會經費,提供國民優質社會住宅,成就兼具紀念意義與實用價值的賽會選手村典範。